周知健康丨听力损害会增加得认知症的风险来源:剪爱公益公众号
![]() 原文|周克纯 原载|剪爱公益公共号 专栏|周知健康 - 周博士讲认知症 本公共号经授权转发 编辑|知小友 在阅读以下内容之前 请戴上你的耳机 听听上面这首歌 然后看一看 你手机的音量开到了多大 本小编的音量值不到40% 你的呢? 听力损伤与认知症 2014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了“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的潜力”,提出阿尔茨海默病的七大风险因素——
(先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仅仅过了三年, 2017年的《柳叶刀-视角》再次发表文章——“认知症的预防、干预和照护”,在前文基础上提出认知症的九大风险因素——
和2014年相比,多了听力和社交隔离两个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声音会破坏听力 听力作为认知症的风险因素,近几年才逐渐被重视起来。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听力与认知症的关系。 二者相关的证据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听力每损失25分贝,在认知退化上的作用就相当于老了七岁。 听力损失越严重,患认知症的风险也越高。 大量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主观上觉得自己听力轻度下降,那么他/她得认知症的风险将翻倍;如果主观上认为自己听力严重下降,那么他/她得认知症的风险将是原来的四倍。 听力下降带来的听觉通路受抑,无疑减少了大脑的输入(刺激),正所谓是用进废退——听力损失直接和大脑的听觉皮层萎缩相关联。认知症发生时,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就会发生对应的萎缩。 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言交流,分辨空间方位。音乐的节奏和音律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听觉一旦丧失或下降,无疑使得我们的认知能力大打折扣,会让我们变得没有自信,恐慌、消沉、孤立。 这些无疑会加重认知症的进展。 这种风险因素可改变吗 纵向研究提示,如果一个人在听力下降后及时采取听力辅助维持听力,那么他/她得认知症的风险将与听力正常者没有区别。 (这个消息可真令人安慰。) 所以,在听力下降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听力测试,以获取及时恰当的干预。越早干预,未来得认知症的风险越低。 如何保护听力 残疾性听力损伤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官方资料显示了以下数据——
这种游戏可千万千万玩不得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保护听力—— ◎ 嘈杂环境用耳塞或回避 ◎ 限制使用音频设备的时间 ◎ 监测听力安全水平,保持音频设备的低音量 ◎ 定期检查听力 ◎ 慎掏耳垢,预防感染,避免耳疾 ◎ 避免对听觉神经有害的药物或毒物 如常见氨基苷类抗生素、利尿剂、解热镇痛剂、抗疟药、抗肿瘤药(如氮芥、顺铂)、其他类抗生素(氯霉素、红霉素)、细菌病毒产生的毒素、铅、磷、烟酒、一氧化碳等。 对于听力下降的人而言,最简单有效的干预方法就是由专业人员清理耳垢。 比较严重的听力损失者,可以通过学习唇读、使用写好或印刷好的文字、以及手语来进行沟通。 手语教学对听力损失儿童很有好处,而给电视节目加字幕和手语解说则有助于听力损失者获得信息。 有听力损失者也可以利用助听装置,来帮助维持大脑听觉的正常工作。 对认知症患者而言,除了直接采用听力辅助手段维持听力,也可以通过降低环境噪音、书写交流配合、面对面交谈等策略,改变患者的环境。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帮助认知症患者维持听觉认知和尊严感,降低声音引起的幻听或痛苦的情绪反应。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周知健康》是由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的神经生物学专家周克纯博士专门讲脑健康的专栏。不定期为大家科普认知症预防的健康知识,分享国内外脑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与进展,同时也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剪爱最新的项目研究成果。
|